时间: 2025-08-05 13:03:54 | 作者: 天博BOB
3.北京将发布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新政”,开展MCU、DSP等芯片研发;
5.总投资3.7亿美元,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设计研发与制造等3项目签约安徽池州;
6.半影光学微纳光学器件及半导体光掩模生产项目签约江苏南通,总投资5亿元
澎湃新闻24日报道,党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黄令仪,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20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公开资料显示,黄令仪,女,出生于1936年。黄令仪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理工大学),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1960年学成返校,在母校创办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1962年加入中科院计算所。
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共青团中央消息显示,2001年,65岁的黄令仪进入退休生活。此时中科院教授胡伟武找到黄令仪,邀请她一起搞芯片。黄令仪加入龙芯研发团队,成为项目负责人。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此后,在黄令仪和同行的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
澎湃新闻消息指出,作为“龙芯”芯片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黄令仪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2020年1月,黄令仪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肃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给黄令仪的获奖理由是,“黄令仪研究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研发一线,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CCF奖励委员会决定授予黄令仪研究员2019年“CCF夏培肃奖”,以表彰她在计算机核心器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据工信部网站4月24日消息,4月19日至21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带队赴上海重点企业现场调研,召开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进一步探索企业研发生产情况,分析产业运行状态趋势,研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政策举措。
调研期间,辛国斌听取了汽车协会、上海市经信委负责及企业代表关于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介绍。
辛国斌强调,下一步,要继续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认真研究制定、适时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有效政策,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局性工作。强化技术创新,支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研究并尽快明确2023年后车购税减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换电建设、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支持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加快规则对接和认证标准统一,建设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4月20日,北京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培育100种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先进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示范场景、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从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完善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等几方面做了阐述。
发挥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优势,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整机,加快发展医疗健康、协作、特种/公共服务、物流四类优势产品,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对标紧跟国际领先机器人产品,按工程化思路布局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及相关核心产品,组建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以人形机器人成功应用为目标,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智能底座、软硬件环境、核心部件等研制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通用AI、通用场景迭代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以AI为基本技术路线和核心基础设施,支持开展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开源控制管理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解决市场化机制难以满足的产业急需。以3C电子、新能源汽车、安防应急等典型场景为牵引,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产品研制和产线建设攻关,对需求明确的任务实施“揭榜挂帅”,推动全产业链条国产化进程。支持核心技术迭代升级、产业链成本降低、典型场景优化推广,加快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协作机器人。针对生产生活典型场景操作需求,开展任务执行算法和末端执行机构技术攻关,拓展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推进产品迭代熟化和产业化。面向半导体洁净搬运、汽车装配场景,发展真空液晶面板搬运机器人、半导体晶圆搬运机器人、复杂操作自适应机器人等。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建立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和整机应用一体化贯通机制,以需求带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
传感器。强化前沿技术战略布局,加快研究力、热、磁、声、光、电等传感器设计、制造、封测和集成技术,提高传感器精度、可靠性和稳定能力,研发成本优化工艺。
专用芯片。开展微控制单元(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DSP)、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芯片研发,培育发展感驱控一体化智能芯片,提高研发、生产、封测能力,补强产业薄弱环节。
人机协作技术。突破人机共融安全、刚柔耦合变刚度机构,面向人机共融高安全决策机制,攻关三维全息环境建模,高精度触觉、力觉传感等人机协作技术。
软件基础技术。突破机器人操作系统、通用控制软件平台,针对机器人研发、制造、测试和实际应用,研发通用支撑软件技术,提升数字技术和仿真平台软件应用水平。
近日,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合肥高新区设立并正式运营。
合肥高投消息显示,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是由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出资设立的一支天使母基金,基金总规模18亿元,基金管理人为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旗下投资平台合肥高新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将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最重要的包含联合市县、国有企业、高等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社会资本等主体设立子基金,重点投向安徽省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转化应用项目;投向国内外在安徽省新设或已设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及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投向省内外其他早期科技型企业等。
合肥高投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已接洽70多家省内外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其中近50家有明确合作意向。
5.总投资3.7亿美元,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设计研发与制造等3项目签约安徽池州
池州市政府消息显示,江南新兴起的产业集中区、池州市商务局、池州市投资促进局于近日赴香港,与海信科电子集团(香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鹏程翔(香港)国际有限公司、香港恒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设计研发与制造、半导体封装扩规项目和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项目3个,投资总额达3.7亿美元。
其中,半导体芯片封装扩规项目投资总额11.6亿元,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设计研发与制造二期项目投资总额2亿元,动力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
集微网此前消息显示,2021年,池州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全市八大新兴起的产业之首,重点推进,大力实施半导体产业“建芯固器强终端”工程,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6.半影光学微纳光学器件及半导体光掩模生产项目签约江苏南通,总投资5亿元
4月21日,半影光学(南京)有限公司与江苏南通海门开发区签订投资协议,规划建设微纳光学器件及半导体光掩模生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
据海门开发区消息,半影光学(南京)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衍射元器件、CGH、光栅、光掩模等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该公司生产的光掩模产品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纳米压印制作光学器件的路径,简化了工艺流程,其也是国内唯一掌握了把半导体技术用于量产纯石英结构光学产品的公司。
天眼查消息显示,半影光学成立于2020年10月29日,注册资本86.3158万元,已获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毅达资本等。
芯联集成2025半年报解读: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近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首次转正
备案号:粤ICP备19039425号 主要专业从事机器人系统维修,变频器维修,伺服驱动器维修,直流调速器维修,触摸屏维修, 欢迎来电咨询!
友情链接: 天博BOB | 天博全站app网页版 | 天博app下载地址